首页 > 都市言情 > 糜汉 > 第564章 欲断后路 先遣雄鹰

第564章 欲断后路 先遣雄鹰(1/2)

目录

姜维的归来让糜旸心中有了把握,但他却并没有马上下令施展火攻之计。

因为糜旸的心中有着更大的谋划。

以石油的暴烈易燃性,烧毁魏军的投石车自然不在话下。

但这不代表,糜旸可以击败魏军。

在糜旸过往最著名的几场大战中,火攻是他最擅长破敌的方式,这一点世人皆知。

更何况是糜旸的老对手,一众魏军将官呢?

在知道糜旸擅长火攻的情况下,身为名将的曹彰不可能会不提前预防这一点。

至少曹彰不会让汉军的弓箭手,轻易踏入对魏军大营的射程之内。

可若没有弓箭为承载物,石油又怎么能对魏军大营造成伤害呢?

其实在一些典籍中,记载着古时候,早有一些名将开始将石油运用在火攻上。

但由于古代科技力量的薄弱,古人对石油的应用是很粗糙的,例如当初固山之战时,马超用的就是直接投掷的方式。

毕竟陡然之间直面当初生擒自己的人,特别是想起当初姜维生擒自己时,自己那桀骜不服的态度,满宠就难免显得有些羞耻。

而这样的谋划,早在姜维回来之前,糜旸在心中就已经想好了。

而哪怕糜旸身为穿越者,但在科技力量薄弱的时代背景下,他能够应用石油的方式也颇为有限。

只是姜维心中虽有这个构想,但这个构想实行起来,还是有诸多困难的。

在知道这些情报后,只要是位合格的将领,都能当下做出判断——略阳县就是街亭魏军至关重要的腹心之处。

糜旸的话音刚落,满宠便连忙起身微微对着姜维一拜,以示劳烦之意。

又想到糜旸的年纪与当下军中某位传说中的大人物相仿,一个猜测便在姜母的心中油然产生。

叹气不是代表糜旸不喜,而是他觉得自己见识到了历史上那个“胆大如斗”的大将军的风范了。

而除去利益相关之外,当世的故吏对于举主,基本也大多是奉为师长看待的。

自己之前,的确是有些忽略这一点了。

不在意的糜旸举手示意让满宠与姜维对面而坐,然后糜旸便坐在了两者的中间。

一旦能成功策反谢牵,那么身处街亭的魏军,就等于被汉军斩断了后路。

姜维接着说道:“当年先父对谢叔父的提拔,更多的是一种好友之间的惺惺相惜。

这便是糜旸今日带满宠一同来见姜维的原因。

姜维口中的杨公,指的是杨阜。

要想成功策反谢牵,姜冏对谢牵的提拔之恩,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筹码。

他现在又再问姜维一遍,其实是在变相的询问,姜冏与谢牵之间的提拔之恩,到底有多深厚。

可若是受到察举,却对举主的生死不管不顾,那他的名声基本上也就臭了。

不止姜维对糜旸的突然到来感到惊讶,就是姜母也有些猝不及防。

有危险,让满宠去担就好了,幼麟好生养着多好。

当然姜维眼中的异色,不止是源于惊讶,还源于一些奇怪的情绪。

若真是如此的话,那谢牵与曹魏之间,那可是有仇的了。

一旦魏军这么做了,代表着街亭还是时刻处于危险中。

纵使投石车可以被石油引发的烈火摧毁,但只要不击败魏军大营内的魏军,那么扭转战局一说,其实只是个无稽之谈。

而姜维接下来的话,更直接让糜旸放弃了思考。

心中的惊讶,加上身上的些许伤势,让姜维并未

由于当世没有科举,故而“举”一字对寻常士人来说,乃是有着深厚的恩德的。

就算不提这个入口,魏军的运粮队在进入安定郡后,有着很长的一段粮道,都要经过略阳县的县境。

今闻将遣使者入略阳,以期荡尽敌寇之功,臣愿尽精厉气,奉佐明使,画吉凶于县君之前。

臣幼年时便发下宏愿,愿为明主被坚执锐,当矢石,启前行。

姜维的反应在糜旸的预料之中,可对于姜母能够猜出他的身份,糜旸就感到有些诧异了。

曾任天水郡功曹多年的姜冏,会对谢牵有提拔之恩,这实在是一件很正常的。

毕竟街亭原本就是略阳县的一个亭而已。

街亭处于两山的峡谷之中,这种地势让魏军转运粮草并不容易。

那一日姜维虽未如邓艾一般,对魏军的行动做出精准预判,但那时一言不发的姜维,在心中却是有个构想在慢慢形成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姜冏生前留下的人际关系,帮了姜母很大的忙。

说完这些后,姜维便接着说道:

糜旸是喜欢满宠的自荐,但对姜维当下的自荐,却不由得皱起了眉头。

略阳县是街亭魏军的腹心之处,那么执掌略阳县的谢牵,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“这些年来,臣母与谢叔父之间,也一直保持着联系。

尽管糜旸刚才从伯约的话语中分析出,劝降谢牵的把握有六七成。

那个构想,源于姜母曾经对姜维提及的一件事:姜维生父姜冏曾提拔过略阳县的县长谢牵。

谢牵便是当年为数不多的,愿意维护姜氏母子中的一位。

在听到这句话,糜旸抬起头看向了姜维。

两汉四百余年来,士人为提拔之恩献出生命的例子,有些可谓是家喻户晓。

既然如此,满宠只能转换目标。

明白姜维心志的糜旸,在姜维身前缓缓伸出了他的手,然后在姜维的注视下,他原本紧闭的手掌瞬间张开。

知道这一点的糜旸不由得暗自感慨:这曹魏的官场,还真小呀!

若无杨公的举荐,谢叔父也无法担任略阳县长。

糜旸的语气中,流露出担忧的意味。

那些族人中不乏有两千石高官,但维记得,在面对那些位高权重者的淫威时,谢叔父却肯为维仗义执言。

只是当那人将斗篷摘下后,看清那人身份的姜维,眼中不禁流露出更大的异色。

见糜旸突然到来,姜维颇为惊讶。

孤会让满君携带伯约的信,前往略阳信劝降谢县君。”

在让姜维好好的歇息一日之后,就在

只是就在糜旸注视姜维,等着他写信的时候,姜维却主动起身对着糜旸一拜道:

姜维的一口一个谢叔父,流露出了他对谢牵的信赖。

“提拔之恩”与“察举之恩”,是两种分量不一样的恩德。

可在后面便有情报传来,说是陇西太守游楚已经归降了。

凉州中因为他的赏识而受到提拔的,肯定不在少数。

身为师长且利益保障者的杨阜,死在了曹魏的猜疑屠刀下,若说谢牵心中没有怨言或者说惶恐,那自然是不可能的。

于是他那一日就特地将他的构想写在信中,并送往糜旸的手中,来让他来决定要不要实行。

只是在满宠羡慕姜维的同时,姜维却对着糜旸再度一拜后言道:

“向来欲使人归降者,当以诚为先,以重为本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